中新社香港7月1日电 (记者 曾嘉 曾平)香港回归祖国26周年前夕,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如今香港整个社会更加团结,发展意愿强烈,而特区政府“抢人才”成果或超出预期。
香港回归祖国26周年前夕,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如今香港整个社会更加团结,发展意愿强烈,而特区政府“抢人才”成果或超出预期。 中新社记者 李志华 摄
李家超表示,过去一年他花了很大力量团结社会、建立共识。而这么做的成果让他感到非常受鼓舞,因为社会总体来讲,同意现在特区政府带领他们走的方向,即聚焦发展,与内地全面融合、与世界接轨。
“我对这方面有信心、很乐观。”李家超强调,香港要谈安全、稳定,还要谈发展、幸福,这两个方向(社会意愿)都很强。他认为,聚焦发展是香港社会强烈的共同意愿。
为吸引全球人才来港发展,特区政府去年年底推出全新的“高才通计划”并优化现有的各项输入人才措施。
李家超说,“抢人才”成果符合他的要求,今年首5个月已录得8万多份申请,当中约4.9万已获批。按此趋势,可以达到(未来3年)每年输入3.5万(预计留港至少12个月的)人才的目标,更有可能超越此预期。 中新社记者 李志华 摄
李家超说,“抢人才”成果符合他的要求,今年首5个月已录得8万多份申请,当中约4.9万已获批。按此趋势,可以达到(未来3年)每年输入3.5万(预计留港至少12个月的)人才的目标,更有可能超越此预期。
对于申请来港人才多有内地背景,李家超回应表示,这是预期之内。因为香港与内地这么融合,而且内地人才这么多,因而香港吸引他们是正常。“我觉得总有一个过程。”他说,申请者也有来自欧美国家的人,可能因香港与海外“通关”的时间点有差别,相信日后内地与海外人才来港的比例会有所调整。
李家超认为,疫后香港因创新科技和文化艺术的发展而增添了新的吸引力。他表示,只要是人才,香港都欢迎。(完)
澳门《人才引进制度》法案7月1日正式生效,在人才引进成为区域竞争新一轮焦点的当下,澳门正式加入这场“人才争夺战”,向全世界开启吸纳顶尖人才的澳门模式。
这是澳门首次以法律形式颁布人才相关的制度。根据法案,引进具有卓越才能或技术能力、并取得国际公认杰出成就或在特定领域作出重大贡献的高端人才;有利于澳门特区经济适度多元、尤其是能推动重点产业发展并在其专业或行业中表现卓著的优秀人才;能支持重点产业发展、且属紧缺并具专业经验及技术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澳门特区政府人才发展委员会表示,获引进的人才及其家团成员,将享有与澳门居民相同权利及社会福利,包括低税制、15年免费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持澳门特区护照享有超过140个国家和地区的免签证或落地签证待遇。同时,研究开发的科研人才可向特区政府申请科研资助。而对于引进人才享有税务优惠,法案亦作出了明确规范。
澳门特区政府在2023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中提出要坚持不懈地采取“1+4”适度多元发展策略,优化产业结构,持续推动大健康、现代金融、高新技术、会展商贸和文化体育等四大重点产业发展,逐步提升四大产业的比重。《人才引进法律制度》法案意见书明确指出,其立法宗旨是“引进助力和推动澳门特区经济适度多元,尤其是重点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以及为澳门特区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储备所需的各类人才”。
《人才引进法律制度》自2021年展开公开咨询至今,经历了约两年的讨论修改。该制度旨在通过吸纳顶尖人才,提高澳门特区的创新力、竞争力及国际知名度。澳门特区立法会于2023年5月18日细则性讨论及表决通过《人才引进制度法律》法案,配套的第19/2023号行政法规《人才引进法律制度施行细则》及第20/2023号行政法规《人才发展委员会》于7月1日同日生效。特区政府其后将陆续公布各类人才引进计划的详情。(记者 李亚南) 【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