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阜阳7月1日电 (刘浩 刘子君)6月30日23时许,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北车辆段阜阳运用车间下行到达作业场灯光如昼,一列编组56辆的铁路货车缓缓驶进第9作业股道。
52岁的车辆“大夫”张新建待列车停稳,迅速摘除机车,插设安全防护红灯,确认脱轨器上轨。把一切安全准备工作做完,张新建便打开检车电筒,拿起检车锤,开始为列车精心“体检”。这是他今年以来检修的第1617趟列车,也是今年上半年检修的最后一趟列车,车上满载着“电煤”,张新建检查得格外认真。
杭州北车辆段阜阳运用车间坐落在安徽省阜阳市,是长三角地区最大的铁路货车编组站,承担着京九线、阜淮线等6条线路12个方向的列车检修任务,日均检车高达1.9万余辆,是上海局管内最繁忙的车辆“门诊”。
今年以来,阜阳运用车间采取多管齐下,狠抓作业质量安全。这个车间开展“班前业务学习一刻钟”、典型事故案例教育、岗位技能比武和业务“送教”等活动,为职工维护安全生产强化技能支撑。他们完善职工发现重点车辆故障奖励办法,采取有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职工防止车辆故障漏检、保安全的热情和主动性。此外,这个车间还利用跟班作业、人机联控等有效手段,突出专特运、固定循环、专用线等重点列车的技术检查,全面化解冲撞和装卸等导致故障车辆编入列车的安全风险。
“车流量大,安全风险就高。”刚复核完车轮踏面损伤故障的班组长余斌介绍说,“‘7.1’调图后,我们车间的检修任务量每天还要增加10列,为了让职工有效规避安全风险,车间给我们每人配备了一台作业记录仪,全程记录作业过程和检修质量。”
据了解,截至7月1日早上7时,杭州北车辆段阜阳运用车间的车辆“大夫”们已“安检”铁路货车342.9万辆,相当于为全国所有铁路货车“体检”了3遍。(完) 【编辑:陈海峰】
中新社香港7月1日电 (记者 曾嘉 曾平)香港回归祖国26周年前夕,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如今香港整个社会更加团结,发展意愿强烈,而特区政府“抢人才”成果或超出预期。
香港回归祖国26周年前夕,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如今香港整个社会更加团结,发展意愿强烈,而特区政府“抢人才”成果或超出预期。 中新社记者 李志华 摄
李家超表示,过去一年他花了很大力量团结社会、建立共识。而这么做的成果让他感到非常受鼓舞,因为社会总体来讲,同意现在特区政府带领他们走的方向,即聚焦发展,与内地全面融合、与世界接轨。
“我对这方面有信心、很乐观。”李家超强调,香港要谈安全、稳定,还要谈发展、幸福,这两个方向(社会意愿)都很强。他认为,聚焦发展是香港社会强烈的共同意愿。
为吸引全球人才来港发展,特区政府去年年底推出全新的“高才通计划”并优化现有的各项输入人才措施。
李家超说,“抢人才”成果符合他的要求,今年首5个月已录得8万多份申请,当中约4.9万已获批。按此趋势,可以达到(未来3年)每年输入3.5万(预计留港至少12个月的)人才的目标,更有可能超越此预期。 中新社记者 李志华 摄
李家超说,“抢人才”成果符合他的要求,今年首5个月已录得8万多份申请,当中约4.9万已获批。按此趋势,可以达到(未来3年)每年输入3.5万(预计留港至少12个月的)人才的目标,更有可能超越此预期。
对于申请来港人才多有内地背景,李家超回应表示,这是预期之内。因为香港与内地这么融合,而且内地人才这么多,因而香港吸引他们是正常。“我觉得总有一个过程。”他说,申请者也有来自欧美国家的人,可能因香港与海外“通关”的时间点有差别,相信日后内地与海外人才来港的比例会有所调整。
李家超认为,疫后香港因创新科技和文化艺术的发展而增添了新的吸引力。他表示,只要是人才,香港都欢迎。(完)